2010年6月25日,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正式向全国发布其中标普华5.0系列产品,在5月13日微软商用平台软件发布刚刚落幕的大背景下,作为市场增长最快的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为何会选择这一时机发布中标普华5.0系列产品?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如何看待国产操作系统软件行业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产品市场中心总经理乔咏进行了专访…… 专访嘉宾: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产品市场中心总经理 乔咏 记者:大家都知道微软的2010商用平台软件刚刚在5月13日发布,作为目前国内操作系统软件产业的旗舰企业您如何看待国产软件与微软之间的竞争与生存关系? 乔咏:国产软件(国产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一直在为打破微软的垄断地位做着孜孜不倦的努力。国产软件(国产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从1999年开始兴起,伴随着2001年开始的“推进政府软件正版化”到 2006“企业软件正版化”再到信产部、国家版权局、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计算机预装市场等重大发展机遇,国产软件厂商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产品,实现自身的蜕变。 国产软件企业总体实力上看还很弱小,但随着国产软件日趋成熟,特别是2009年的“核高基”项目的全方位支持,使得国产软件有机会、有能力在某些领域与微软直面竞争。国产基础软件在虚拟化、云计算以及在线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开源软件的发展策略,使得国产软件能够在技术上与国外商用软件同处于相同的起跑线,通过“核高基”项目在资金、市场、行业应用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国产软件将基于行业应用实现对微软垄断的突破。 记者:您认为与微软等外资操作系统软件品牌相比,我们国产基础软件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 乔咏:国产操作系统软件与微软等国际知名厂商在产品品牌、产品吸引力等方面还有差距,特别是微软自从1992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为推广自己的系统,默许了大量盗版的存在,导致国内大量终端用户已经对微软windows系统产生了严重的依赖,这都使国产操作系统在市场上趋于劣势。但在很多特定应用领域国产基础软件还是有其特定的优势,比如在安全系统应用领域,国产操作系统由于其“国产化”、安全性高等特点赢得了行业客户的青睐。同时本地化的定制与开发服务支持,使得客户可以获得更快、更优质的本地化支持与服务,这些都是国产基础软件厂商的优势。 记者:在国内,很多人提出中国的基础软件要全面对抗外资,打造中国基础软件品牌与市场,您是否认同?您认为国产操作系统软件在现有的产业环境中的产品角色与市场角色应该是什么? 乔咏:竞争是市场化永远的主题,但在基础软件产业市场中,国产基础软件同样有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国产基础软件作为业务系统运行的基础软件平台,在整个产业环境中是衔接国产硬件、国产支撑软件及上层应用的坚实基础和重要环节。同时了解国内市场需求进而开发出更优秀的解决方案与产品,更是国产基础软件相对于微软等外资企业的优势,我们相信聚焦中国市场本土化需求的产品发展与市场发展道路是国产基础软件企业的正确发展之路。。 记者:请问您认为国产操作系统软件产品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怎样才能更好地获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同? 乔咏:操作系统作为基础软件平台,在服务器、桌面电脑及嵌入式领域都有应用,国产操作系统软件在服务器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大国内用户的认可,在金融、电信、政府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产桌面操作系统由于产品成熟度、系统的适应性、用户认知度、上下游软件环境支持等方面还不及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短期内无法在桌面端与微软操作系统抗衡。但在特定行业应用定制方面潜力无限。在嵌入式领域,随着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于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发展,应该重点把握行业应用推广的机会,将行业做深、做透,充分利用中标软件股东方和合作伙伴的行业应用基础,依托“核高基”重大行业应用示范的带动作用,通过行业应用带动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普及。 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在传统桌面应用领域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在专有系统应用领域,充分发挥Linux桌面可裁减、灵活定制的特性,可以开发出针对客户需求的优秀产品,比如中标普华数字标牌系统、地铁闸机定制系统、数字机顶盒等产品以及老人PC、农民PC等OEM解决方案,为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应用开拓了新的思路。 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在最近指出,2013年全球移动网络设备出货量将达到5000万台,而该市场将由Linux操作系统主导。这无疑为Linux系统在移动设备领域的应用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国产操作系统应该围绕移动终端设备、手持设备及嵌入式系统应用等方面重点突破。 要获得中国用户的认同就必须围绕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产品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中国用户的应用需求,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推出富有魅力的产品,只有产品真正满足客户需求,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