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转型就猝死 联想寻求高利润业务在联想2009年底实现扭亏后,就一直有人问柳传志,这样的经营情况是否能持续,而移动互联网就是联想给出的答案。 柳传志认为,如果不做中期的发展战略,其他传统领域的结果会是温水煮青蛙的死法,而对于技术创新突飞猛进的IT领域,结果就是猝死。 传统PC行业虽然规模巨大,但由于英特尔和微软组成的Wintel联盟掌握了PC产业链的上游关键环节,PC品牌商的利润只是稍高于10%。联想在最近一个季度调整内部供货流程,将费用率压低在10%以下,但毛利率仍然在下滑,这也让联想决心向移动互联网取经。 另一方面,在苹果推出iPhone后,强大性能终端加上在线应用商店的模式让业界眼前一亮,其高额的收入更是让对手羡慕。之前谷歌、英特尔、摩托罗拉、诺基亚相继推出了在线应用商店。这也给联想提供了可探寻的模式。 2008年,联想将旗下生产手机的部门联想移动出售,以改善经营状况,这一度被业内认为联想将错失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尤其是3G发牌后的告诉发展期,不过2009年联想回购联想移动被认为是做好了最后的转型准备。 虽然进行了高调转型,但联想并未想过短期内依靠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利润大增。杨元庆还向记者表示,一两年内不打算在移动互联网业务赚钱。他表示,一两年内,联想的目标将是销售更多的数量、占有更大的市场。 联想之前还计划在中国市场成功后,再进入海外市场。杨元庆解释,所谓的成功,是指联想成为市场的领导者、领跑者,要有足够的市场份额,联想并不排斥发展海外市场,尤其是新兴国家的市场。 联想PK苹果:胜算有几分? iPhone虽然成功进入中国,但大量应用程序仍是由国外开发者设计,水土不服成为其业务拓展的主要难题,而熟悉中国消费者习惯的联想在这方面占据优势。 柳传志引入了一个很形象的希腊神话,“一个小孩和一个巨人搏斗,两个人的力量相比可谓天上地下,但小孩有一个优势,大地是他的母亲。每当他处于困难的时刻,他就会跪来亲吻他的大地母亲,亲吻一次他就会长大许多、强壮许多,最后终于战胜了巨人。iPhone就是那个巨人、联想就是那个小孩,毫无疑问,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政府领导,就是我们的大地母亲。” 在联想的移动互联网战略中,这些终端将和门户新闻、网易邮箱、盛大、阿里巴巴集团、点评网、百度等国内互联网巨头合作,向用户随时推送本土化服务,而这是联想相对iPhone来说的唯一优势。 杨元庆还表示,联想还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PC销售渠道,这也是联想的另一优势。 不过,联想的移动互联网战略仍面对不少挑战。其中欠缺内容运营经验、全球品牌影响力较弱和国内软件收费环境不佳被认为是主要困难。相比之下,苹果对MP3在线下载商店的运营和对苹果商店的运营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市场的影响力也相当强大。国外消费者习惯于购买在线软件,而国内消费者存在大量的破解、盗版的行为。业内分析这些问题,会影响联想移动互联网战略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