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深度报道:中国IT企业遭遇集体性专利恐吓

2007-4-16 08:43|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1529| 评论: 0

  3月15日,是欧洲电子大展德国CeBIT展会开幕的第一天。铆足了劲头要在此大出风头的中国数码产品厂商们遭到突然“袭击”。

  德国当地海关的19名工作人员,以涉嫌参展产品侵犯了意大利Sisvel公司的专利为由,扣押了爱国者、纽曼等中国厂商的部分产品,并要求其撤出相关产品。涉及产品包括数码相机、导航设备、手机、MP3、电子钟、DVD播放器,DVB-T(数字电视接收器)等。

  这并不是中国厂商第一次遭遇专利大棒的威胁与恐吓,专利已成为笼罩在中国企业头上的巨大阴影,从数码产品、手机、交换机,到彩电、DVD,无一不是。

  4月9日,东芝公司在日本再次就DVD播放器专利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17家销售商和制造商,中国有14家企业名列其中。4月11日,美国正式向WTO针对中国的盗版行为提出两项申诉,此次申诉把中美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然而,令人揪心的却是,中国厂商在此中所做的努力却成效不大,今年3月1日是美国ATSC标准实施大限,而中国13家彩电企业联合发起的合资专利公司却迟迟无法进入运营。专利如鲠在喉,如何诊治?

  “国际化”敲响专利警钟

  中国企业遭遇专利魔咒是从国际化开始的。

  2003年1月24日,网络设备巨头思科(Cisco)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中国的华为技术公司非法抄袭、盗用包括源代码在内的思IOS软件,抄袭思科拥有知识产权的文件和资料并侵犯思科其他多项专利。

  据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周宝信介绍,在加入WTO之后,像华为这样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件明显增多。很多企业在走出国门,开始大规模挤占欧美市场时,遇到了专利问题。

  “我国企业缺乏技术积累,多是从模仿逐渐走向研发。”这些产品大多采用国际制造标准生产,通常都涉及到使用这些标准中的专利技术。

  其中,DVD专利事件对中国企业造成的阴影十分严重。先后起诉中国企业的联盟企业包括6C(由东芝、松下等6家DVD核心生产企业组成的联盟)、3C(日本的先锋、索尼和荷兰的飞利浦公司组成的联盟)、汤姆逊、杜比等,涉及专利达数百项,每台索要专利费从20美元/台到1美元/台不等。“一台DVD机的离岸价是27.4美元,而需要支付的全部专利费加起来就有21美元。”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津燕介绍。

  一位国内著名专利代理人传真给记者的关于MPEG-LA的专利文件显示,主要专利持有企业达24家之多,专利池中共有专利3000余项。“也就是说,哪怕是谈判多年的DVD专利,国外企业其实也只是动用了很小一部分专利,他们随时可以提出专利主张。”她指出。

  在历经数年、大规模的专利指控下,中国品牌DVD产业几乎崩盘。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05年1?9月份,作为中国DVD出口领头军的广东省共出口

  DVD8060万台,其中以贴牌形式为国外品牌做加工贸易的产品出口台数为7653万台,占出口总量的95%。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CeBit展会上遭到查封的中国厂商的产品,涉及到的专利依然多数跟DVD事件中的专利雷同。“这么多年来,在音视频产品上,我们反复跌倒的是同一个地方。”某大型消费电子厂商的一位专利代理人称。

  “一般来说,在企业幼小、不具备影响力时,并不会遇到专利问题,外国的专利拥有者只会把目光盯在那些已经成长壮大或正在成长壮大的企业身上。”

  华旗资讯的一位高层指出。在Mp3市场,有70%的产品来自于中国,MP3的“领头羊”华旗自然会备受关注。

  然而,在以通过并购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由于多数事先进行了周密的专利谈判,比如连同专利一同并购,因此基本上都没有出现过专利问题,如TCL和联想。

  “中国的信息电子产业是从制造起家的。由于低廉的成本和较强的制造能力,培育出了一批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他们对跨国公司的冲击非常大。”一位专家指出,“可以说,如果想绕开跨国公司的专利阻击是不可能的。”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