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流市场中,将家喻户晓的微软产品的第一个漏洞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毫无疑问,是火狐浏览器。在火狐发布之前,雷蒙德老大(译注:Redmond giant,雷蒙德是美国西北角一座小城,微软总部所在地)在操作系统、Office和浏览器市场上独领风骚,无人能及。它的Windows、Office和IE产品都垄断了各自的市场。 然而火狐的出现却证明了,大众市场还是喜欢有点儿改变的。夸大它的影响力很容易,但公平点说,自火狐推出的五年来,尽管媒体对它有很高的关注度,它仍然只占市场份额的1/4。但毕竟,它是整个大市场的1/4,要达到这一点,可是要花时日的。分割微软市场份额,其它同行失败了,火狐却成功了。网景公司(Netscape)成了最惨重、最瞩目的牺牲品。 在操作系统市场,尽管媒体对Chrome OS、Linux和MacOS X的报道铺天盖地,但微软的势头还是止不住。 12个月 对火狐来说,2009年也是很好的一年。根据网络应用公司(Net Applications)发布的数据来看,这个开放源代码的网络浏览器在这一年里的市场份额上升了2.29%,而微软IE浏览器却下降了近8%。火狐浏览器的费用开支仅占市场的24.61%,而IE浏览器却达62.69%。 但是,很像微软凭着IE浏览器的垄断,在很长时间里以自己的方式运营,火狐也得益于它是IE之外的唯一选择(尽管事实远非如此)。当你在网上搜罗的时候,你似乎必须在这两个浏览器中选择其一。的确,在更火热的市场里,事情并非如此。但是在主流市场里,选择就这两个。不过,对火狐的威胁,也是如今占上风的另一种选择。 比如说,在过去一年里,苹果公司的Safari浏览器就苦苦地挣来了4.46%的市场份额(差不多是2009全年的1%),而Opera(译注:一款来自挪威的浏览器)也占有着少许份额。 尽管如此,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却缓慢而稳当地占了上风,在2009年,他们的市场份额涨了三倍,达到了4.63%,超过了久负盛名的Safari。他们做到了这一点的时候,他们的产品处于在初期阶段,在今年晚些时候就会有一个新版本出来。 而且,在我写篇文章的时候,谷歌在英国砸了大钱给自己的浏览器卖广告(尽管对于那些从没听过Chrome的人来说,海报的确不顶什么用),但这个投资却表明了,这家公司在花大力气推自己的产品。 谷歌在这一年晚些时候发布的Chrome操作系统让我们明白,Chrome是谷歌要精心打造的牌子。而且谷歌比火狐拥有的资源更多,跟火狐相争也就更有力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