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已经把火狐(Firefox)打造成火的浏览器,网络上几乎每四名使用者就有一个人用Firefox。但下一阶段的挑战却大不同。 首先是要有新的成长。Mozilla必须让这款开源浏览器能赢得更多主流消费者的青睐,而这群使用者注重的是在线工作与娱乐,而不是反抗微软霸权或宣扬某种理念。其次,Mozilla必须维系早期采用者与网络开发者的忠诚度,以免这些支持者转向谷歌的Chrome浏览器。 Mozilla CEO John Lilly接受访问时表示:“这两件事我们都得做。对目前用IE的一般网络使用者而言,我们必须是更好的浏览器,但我认为我们得加倍努力,才能成为网络开发者心目中的优良浏览器。” Lilly说,去年Google Chrome加入浏览器战局,有如一记当头棒喝,“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优先级”,包括快捷的性能。如今Mozilla的Firefox规划包括执行下列任务时明显的性能改善:启动时间、开启新分页(tab)的时间、与使用者接口互动时的反应。 迎战“网络派”的谷歌 Mozilla以前最大的敌手是微软的IE和苹果的Safari,这两家公司来源于自桌面型PC与操作系统时代。Google则不同,不但拥有Google Docs、Gmail这些纯粹架构在网络上的应用程序,还酝酿推出一款以浏览器为基础的操作系统,为Chrome OS。 谷歌在与Mozilla竞逐使用者的同时,双方在“开放的网络标准”方面,仍是紧密的盟友。而且,Google几乎独力资助Mozilla,把通过Firefox搜索而产生的一部分广告营收回馈给Firefox。 根据Mozilla最后一次发布的数据,2007年Mozilla的营收达7,500万美元,其中Google就贡献了89%。 Mozilla-Google的营收共享协议将在2011年到期,但双方的合作关系可望持续,毕竟Firefox为Google带来大量的网络流量,而且Google的首要对手是微软的IE。若是谷歌有意搞挎Mozilla,早在去年搜寻广告协议期满时就可这么做了,但当时Google选择续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