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产业链:谁能对利益视而不见? 实际上,在番茄花园洪磊审判下发之后如此短的时间内,微软就与外界沟通反盗版技术,对于盗版产业链上的破解团队来说,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 “产业链中每一处微不足道的细小环节,都可能带来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级别的利润”,雨林木风工作室创始者徐哲(化名)已经退出系统破解行业半年有余,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慨万千。 据徐哲介绍,在XP时代,系统盗版行业曾是番茄花园、雨林木风、深度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家瓜分着国内十亿级别的盗版系统盘市场。 不过,这一局面随着洪磊被捕瞬间被打破,雨林木风、深度两个工作室相继宣布退出这一市场,转而开发其他软件。不过,在这之后,又有远景跟上,成为目前Windows 7相关交流的主要阵营。“有人退出,自然会有人进来,利益面前,谁能视而不见?” 通过采访,记者也了解到,做系统破解主要有两条盈利途径。 第一条是与一些厂商合作,在系统中集成各种软件,“包括杀毒软件、音频视频播放器、下载软件等,除了微软Office,其他基本都是花了钱的。”据徐哲介绍,他以前就负责对外业务合作,对系统破解的盈利流程十分熟悉,“甚至还有一些用户根本看 都看不见的插件,也成为营收的重要构成部分。”不过,徐哲也表示,这一部分的收费并没有固定数额,“一般以下载激活量计费,收费主要是根据盗版用户的使用 量决定,以Google工具条为例,开始的时候谈的是1块钱一份,不过量小,一个月也就两三千块的收益。”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数量级?据徐哲介绍,雨林木风在2006年至2007年的鼎盛时期,月激活量达到百万级别,尽管这时每份的价格被压低到7~8分钱,但仅Google工具条这一项,雨林木风的月收益就突破了10万元,更不用提类似暴风影音和酷狗音乐盒等等。 盗版生态圈里的另外一条盈利途径就是导航网站。2004年百度斥巨资收购导航网站老大hao123,为的就是hao123巨大的流量。而全球的这些流量,大 量都来自网站,但hao123的发迹与番茄系盗版集团的崛起密不可分,正是在番茄花园等系统中集成了hao123的IE首页,才能造就这样一个门槛低、流 量大的导航网站。类似的场景,其他破解版系统中长期存在,徐哲所在的雨林木风也加载了114la,通过雨林木风系的病毒式扩张,目前已经成为比肩hao123的导航网站,转型后的雨林木风,仅靠114la,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溢。 经过以上两个步骤,接下来的环节要简单得多,也就是盗版光盘的生产环节。他们从番茄、深度等网站上免费下载镜像,刻录、包装,流入渠道销售。XP时代多用 VCD盘,批发价在1元左右,刻录、包装成本不足1元,物流成本不到0.5元,总成本3元不到,根据中关村零售从10元到15元的价格来看,也不难看出为 何老杨们偏要青睐卖盗版了。 “破解本来就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儿,这个游戏有得玩了。”晓峰似乎在向微软的权威再次发出挑战,“谁让微软又出黑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