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开源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Gartner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11年,至少80%的商业软件都将包含大量的开源代码。而操作系统的开源,也是大势所趋,封闭的OS尽管能为企业盈利巨大,但已近日薄西山。 而IDC最近的市场调查也显示,开源软件市场发展已经开始全面提速。如果你关注近阶段的业界动态,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IT巨头对开源敞开了合作之门。大型软件巨头,如IBM、SUN、Dell、HP、Oracle等已经开始从他们对开源软件的积极支持中,获得了重要的收入。这使得开源软件被接受和采用逐渐成为业界发展的主要潮流。而微软和Novell合作的成功,促进了混源商业模式的发展,开源软件厂商销售衍生软件,同时闭源厂商提供更多的开源软件。这也对开源软件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开源软件和多个Linux版本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性能的不断提高,也增加了市场竞争的优势,更多用户愿意尝试部署开源软件,并对此做出了积极的评价。一位过去用苹果电脑创作数字音乐的作曲家Kim Cascone宣布了放弃OS X改用Ubuntu创作音乐。因为Ubuntu能完全符合他的工作要求,并比苹果机省钱的多。 而作为率先发布Linux笔记本的Dell最近也宣布它售出的上网本近三分之一是运行Linux。虽然Dell只是世界第五大上网本制造商,但这一消息仍然令Linux社区兴奋不已。 另一方面,随着微软打击盗版力度的加大,很多电脑爱好者开始转向Linux系统,许多软件也为了适应用户多样化的要求纷纷推出了Linux版本,这不仅方便了Linux用户,也加速了开源软件和Linux的传播。 除了在原有的领域做的更加完善之外,开源软件还不断地向新领域进军。在最近召开的HAR2009会展上,Harald Welte向参展人员展示了一种“开源GSM网络”系统的图片,原理和安装方法,并称这种开源网络符合荷兰当地法律。在Harald Welte展示的开源GSM网络上,使用的是基于Linux的服务器负责基站控制器的功能,称为OpenBSC。 不过要说起开源模式的优势,谁也没有Mozilla现身说法来得有说服力。看了最近的关于Mozilla的报道:与其内部员工相比,火狐浏览器及其他产品多少是由志愿者完成的,结果显示的数据非常惊人。虽然Mozilla内部员工已经由2005年的15人增加到了250人,但是仍然有40%的工作是由志愿者完成的,工作内容包括编写程序代码、设计火狐图标等。 毫无疑问Mozilla利用开源模式掀起了一股潮流,使得开源开发与闭源开发更加不同,人们不仅仅是能参加,而重要的是他们想参加。 让人人都能参与到开发中当然很重要,开源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此吧! 目前众多的数据和资料都说明着这样一个事实,开源软件和Linux正在获得越来越多领域和用户的青睐。微软在最近发布的企业报告中也将Canonical添加到竞争对手名单之中,将其列为客户端程序领域中的商业软件竞争对手。 Canonical开发了Ubuntu Linux。红帽和苹果也出现在名单中,但这次没有特别提到IBM和Sun。微软还承认HP和Intel等长期的合作伙伴正在积极地使用替代性基于 Linux的操作系统,从而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不过当我们乐观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一些问题。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有人问起比尔盖茨怎么看待Unix与微软构成的竞争,他笑着问道:“哪个Unix?”这也是Linux的现状。哪个Linux?好像只有Linux内核本身才配得上“Linux”这个名字,其余的则是各种各样不同用途的发行版。 因此我们最好能把Linux当作一种原材料,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而并不是最终产品。最好将Linux看作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无论它变成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还是单一用途的软件应用。 所以当我们谈论Linux未来的时候,可能Linux内核本身并不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也许忘掉它反而会更好。重要的是它变成哪种形状,在我们的服务器、手机或嵌入装置里发挥什么作用。 IDC:削减IT成本将推动开源软件增长 根据IT市场研究公司IDC上周发布的预测显示,2008年企业在在开放源码软件方面的支出增长了34%,2009年的开支可望至少再增加24%。也就是说,将从2009年的29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9亿美元。 报告:Linux开发人员在去年一年间增加了10% Linux基金会近日发布了名为“谁在编写Linux”的年度报告.这份报告称,自2008年以来,Linux的个人开发者人数增加了10%.无疑,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开源软件无疑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选择. Dell售出的上网本近三分之一是Linux版 Dell产品销售高级经理David Finch透露,它售出的上网本近三分之一是运行Linux。虽然Dell只是世界第五大上网本制造商,但这一消息仍然令Linux社区兴奋不已。 台湾Linux使用比率首次超过10% 达12.5% 8月17日,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甫完成的“计算机应用概况调查”指出,97年底中国台湾地区各机关学校、企业所设置的32万台服务器,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比率跌破8成,而使用Linux系统的比率则首度升逾1成,达12.5% 业界观察:微软眼中的竞争对手都有谁? 最近,微软公司公布了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年度Form 10-K报告,报告显示微软扩大了其竞争对手的名单。当微软为保持在分布式计算、新兴PC替代技术、基于浏览器的云选项和永远在线的连接性领域的竞争力而战斗时,其竞争对手名单也变得越来越长,更多的开源软件和Web浏览器供应商成为了微软锁定的新的竞争对手。 从ext4和BTRFS看Linux文件系统的兴盛 最近几年文件系统的开发逐渐兴盛起来。Sun开源了ZFS,又收购了Lustre。昆腾、Panasas、IBM、惠普、NetApp和Red Hat都加强了文件系统的开发力度。不言而喻,所有这些开发工作激励了开源社区以推出针对Linux操作系统的更高性能文件系统。 10大最具价值开源软件:Ubuntu和MySQL上榜 美国知名科技网站《Inforworld》日前评出了10大最具价值开源软件,上榜软件为开源市场最重要、最具价值软件,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Ubuntu和MySQL均榜上有名。 调查:开源项目中动态语言使用份额增长 根据黑鸭子软件今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几年,动态程序语言由于开源项目的程序员的使用,开始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JavaScript和PHP增长较为显著,静态语言则在开源项目中使用份额相对较少,如C、C++ 、Java。 盘点:众多流行软件相继推Linux版挑战微软 原本电脑上最流行的是微软系统,在搞了几次盗版门事件之后,很多电脑爱好者开始转向Linux系统,甚至CCTV也推荐大家使用国产Linux系统。 开源效应:志愿者帮Mozilla完成了40%的工作 很少有哪些机构利用开源模式的效果会超过Mozilla,看了最近的关于Mozilla的报道:与其内部员工相比(下面将会强调),火狐浏览器及其他产品多少是由志愿者完成的,结果显示的数据非常惊人。 技术人员在荷兰成功组建“开源GSM网络" 在最近召开的HAR2009会展上,Harald Welte向参展人员展示了一种“开源GSM网络”系统的图片,原理和安装方法,并称这种开源网络符合荷兰当地法律。在Harald Welte展示的开源GSM网络上,使用的是基于Linux的服务器负责基站控制器的功能,称为OpenBSC。 Symbian协会David Wood:开源,统一和进步 开源的潮流效应在移动应用的操作系统上也逐渐地体现出来,移动领域的开源合作已经进入到了实质的阶段。Symbian协会自成立伊始,就组织了四个分理事会(平台功能,架构,用户界面和版本发布),其平台也得到了众多厂商和运营商采用和认可。 红旗携富士通发布装红旗Linux的服务器新品 2009年8月18日,全球领先的IT综合服务供应商Fujitsu(富士通)集团与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Asianux的主要成员,联合宣布即将推出基于红旗Linux的高级服务器产品。 数字作曲家弃用苹果OS X换到Ubuntu 一位过去用苹果电脑创作数字音乐的作曲家Kim Cascone宣布了放弃OS X改用Ubuntu创作音乐。经过几个月的使用之后,笔记本或Ubuntu都没有问题,两者执行得完美无缺,十分可靠。 跑在Windows上的开源软件总汇 在许多人看来,免费开源软件和Windows似乎是相互排斥的。毕竟,在Linux中运行开源软件是最合情合理的,Unix也说得过去。但是,当你把开源软件和Windows放在一起时,总觉得有些别扭。但这只是一种偏见,因为现在精心制作的强大的免费开源解决方案已经越来越多,正等着勇敢的 Windows用户来尝试。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遗忘的Linux概念 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有人问起比尔盖茨怎么看待Unix与微软构成的竞争,他笑着问道:“哪个Unix?”这也是Linux的现状。哪个Linux?因此我们最好能把Linux当作一种原材料,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而并不是最终产品。最好将Linux看作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无论它变成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还是单一用途的软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