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的火狐(Firefox),自这款免费下载软件的最初版本于2004年11月出现以来,已成了我最钟爱的网络浏览器。火狐的问世激起了20世纪90年代时“浏览器之争”的重新上演——微软(Microsoft)当时猛然间蹿红的互联网浏览器与主流的网景 (Netscape)Navigator之间的争斗。 自那以来,火狐这款由开放源代码Mozilla非盈利基金会开发的软件已赢得了约23%的浏览器市场。即便缺少像竞争对手如微软和苹果 (Apple)那样的财力或是谷歌(Google)的冲劲,火狐还是做到了这一点。微软和苹果将浏览器与各自的操作系统Windows和Mac捆绑在一起提供,而Mozilla先前的支持者谷歌去年推出了自己的浏览器Google Chrome。 长期以来,火狐因其先进的功能和速度、灵活性以及数千为之开发的第三方浏览器附加软件促进下的客户化而得到用户的赞誉。但最近一些用户开始烦恼,担心随着竞争对手推出新版浏览器,火狐可能失去优势。这些浏览器通常速度更快、外观更时髦,带新功能,这些是火狐3所没有的。 几周前,Mozilla做出反应,推出了火狐3.5,我正用其主要竞争对手来进行测试和比较,它们包括IE 8、Opera 10、Chrome 2和苹果的Safari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