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走向的“万花筒” 之所以言之“万花筒”,原因有二:第一,IT媒体素来是百花齐放,家家媒体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且都乐于与您共享;第二,万花筒利用的光的反射原理,以这些媒体角度的观点和看法,自然能够反射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出来。 美国eWeek有记者撰文指出,“在Oracle以74亿美金收购Sun之后业界观察家及分析师纷纷开始质疑此次收购对于Sun硬件客户的意义。”该媒体略有悲观的表示,由于Oracle表示将从利润持续下滑的Sun身上获取更多利益,目标预期为每年15亿美元营业利润。 eWeek记者在文章中提及,“为了达成盈利目标,有人认为Oracle不得不削减硬件业务,并尽可能地提升软件服务价格。Sun的18亿美金的研发成本中软硬件各占一半,因而Oracle可能希望减少硬件方面的9亿美金研发成本。” 如果说eWeek的记者认为Sun的硬件业务只是略有皮毛伤痛的话,Business Week的文章就显得实在是悲观的要命——在题为《Sun: Oracle May Fall to Earth with This Deal》(Sun:Oracle可能因此次收购直落青云)的文章中,该报记者表达了十分低落的观点:Oracle表示整合后其收入增长将主要来自软件销售,而非服务器销售。“Oracle表示有信心在收购Sun后第一年即获得15亿美金的营业利润,第二年获得20亿美金营业利润。但这也许将极为困难。不同于软件收购,Oracle将必须保留大量Sun的管理人员、市场人员及销售人员,因为他自己的团队没有任何硬件经验。分析师指出Oracle需要将 Sun的3万员工减至1万才能保证获利目标,而那必将经历锉骨之痛。” 除此以外,部分分析师预测,Oracle将转而向富士通售出(Sun的)硬件业务,从而避免其自身与合作伙伴的竞争。而更多的媒体、评论家和分析师都认可了一种可能性:如果Oracle想避免获益减少,极有可能售出Sun的低端服务器——IDC表示由于Oracle缺乏硬件经验,将导致其可能出售Sun的硬件部分业务,包括服务器、存储及磁带。 CIO应谨慎度过动荡期 分析机构Gartner正在提醒客户谨慎购买Sun的硬件设备,直至Oracle明确其针对硬件业务的发展方向。 作为IT业界两大分析机构之一,Gartner与以数据和百分比见长的IDC不同,其更多被认知的价值来自于其对于企业技术领先性、企业领导力的评价及其魔力象限,针对此次收购事件,Gartner发出声明表示这一收购标志着这家大型软件厂商并购了一大硬件厂商。而Oracle也因而成为可与 IBM、HP比肩的大型厂商。这两大厂商的产品组合合并将带给客户垂直整合的解决方案。 但是Gartner方面明确表示,客户还是应该在Oracle明晰其硬件发展路线之后,再决定长期采购规划。而对于那些采用Sun Sparc硬件的客户来说,则应该在缺乏长期支持的情况下注意保护投资。Gartner分析师还建议CIO谨慎小心采购Sun的中间件产品。“最为防范措施,目前采用Sun中间件产品的客户应该考虑替换产品,如过合适的话,可以考虑迁移计划。” 因此,包括IBM在内的IT厂商正在利用目前的动荡时期为其争取客户,而这恰好在于企业级IT客户的一种转变之中所发生——目前为止,企业级 IT客户正转而关注两件事:可靠性和可预期性。基于这点,客户在面对一个可信的供应商不再如是时,很难接受一丁点的不确定性——因此,竞争对手也正在虎视眈眈地紧盯Sun丢失的客户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以IBM为例,其已经将“Power奖励”计划的迁移服务额度翻倍,力争吸引更多Sun SPARC用户向IBM系统迁移——IBM已将基于每台Sun或富士通服务器上配置的SPARC、UltraSPARC或SPARC64微处理器数量的迁移服务奖励金额,自每处理器4000美元提高到了8000美元。 例如,一个Sun客户使用的是Sun Fire V890系统,内有8个微处理器 (或称“核”),将其工作负载迁移到IBM Power Systems上,可获得奖励的迁移服务已从32000美元上升到了64000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IBM第一次从Sun手中吸引来用户,有消息表明,仅今年第一季度,IBM Power迁移工厂计划就已通过竞争吸引了62个客户,其中,28个来自Sun。在过去的三年间,IBM总计帮助1640个客户自Sun、HP及其他平台迁移至IBM系统。而这其中,半数以上来自Sun平台。 显然,更为稳定的未来可预期发展,以及平台的稳定性、更为合理的迁移成本,正在帮助像IBM这样的厂商,在Oracle收购Sun之后的动荡期更多的获取用户,而如果Sun的硬件部门真的被束之高阁或转嫁他人,相信IBM的战略将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世界上能够接手Sun的硬件部门并将其发扬光大的IT厂商屈指可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