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静雨:Sun将为甲骨文带来更多大企业客户 4月20日消息,针对甲骨文74亿美元收购Sun一事,开源联盟专家、原信产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软件事业部主任谷静雨表示,相较IBM收购Sun,甲骨文和Sun互补性更强,且Sun将为甲骨文带来更多诸如银行等大企业客户。 谷静雨认为,IBM和Sun在服务器、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各方面业务都有重合,如果IBM并购Sun,“Sun有可能消失”。而对于甲骨文来说,收购Sun后,将可加强自身在操作系统、硬件服务器、CPU等方面的实力 而在此前,苦于没有自有的操作系统,甲骨文在各方面都受牵制,“如收购Sun成功,甲骨文将可打包为客户提供全套的IT解决方案。” 谷静雨说。 对于双方的合并的前景,谷静雨表示Sun将为甲骨文带来更多的大企业客户,增强与IBM等竞争对手竞争的实力。 谷静雨说:“对Sun的股东来说,这也是一个划算的买卖,因为Sun买了一个好价钱。” 姜奇平:甲骨文收购Sun不过是一场抱团取暖 4月20日消息,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今日晚间在接受记者连线时表示,甲骨文与Sun的合并“主要是自保”。 据今日晚间国外媒体报道,甲骨文公司当地时间周一宣布,将收购其竞争对手Sun。收购报价为每股9.50美元,总值达74亿美元。 “这是戏剧性的转折”,姜奇平在评价甲骨文最终接手Sun时形容,“感觉上来说是怪怪的”。 在姜奇平看来IBM和Sun之间是比较配对的,不过他也指出在目前经济危机的阶段来说,两个公司合并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两个已受到削弱的力量结合,比他们单独过冬更好”。 甲骨文与SUN如果走到一起,对业界将产生什么影响? 第一个方面是战略。从战略方面说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对IT战略格局的影响。甲骨文与SUN结合,除了眼前过冬外,从发展角度,无疑将着眼于下一代网络,战略顶层撑到头是云计算。但云计算与 IBM的智慧地球比,是“二流”概念。因为现在与SUN提出“网络就是计算机”时代不同,不是技术主导时代,而是社会、经济和技术融合时代。云计算只是从技术角度概括世界,其倡导者只能成为技术领袖。而IBM志向和立意更加高远。上兵伐谋,IBM的地位目前不可动摇。SUN在最强时期,强强结合也没有对微软这样的业界领袖构成致命威胁,目前这种结合不会对其他对手构成威胁。 二是对开放路线的影响。SUN一直是开放路线的代表,对开源运动贡献巨大。这次购并后,IT业许多人担心JAVA收费,甚至担心开源的前途,在我看来还不足虑。除了有当初标准组织的协议约束,有两个原因会迫使甲骨文沿着SUN的开放路线走下去,一是潮流,云计算的本质是分布式计算,与封闭潮流格格不入;二是互联网从“大的好”向“小的好”发展的态势。甲骨文将来要收费,也应是靠服务(SAAS),而非软件。JAVA开发者与使用者对此应放心。 第二个方面是产业格局。这一事件对IT厂商集团现有格局会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SUN在云计算和JAVA上的实力,将大大加强甲骨文作为下一代网络数据中心的地位。甲骨文一直以来,以凌厉的收购,已经成为数据库和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领军者,加上SUN将会如虎添翼。 二是将促进大中小业务融合。如果SUN与IBM走到一起,业务上将是大大结合。而甲骨文与SUN结合,改变了方向。SUN在大企业上的实力,甲骨文在中小企业方面的实力,将造成他们大中小业务通吃的形势。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将是一个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由甲骨文整合SUN是顺应潮流的。这一结合对与HP的关系将有微妙影响。 三是将促进软件、硬件、服务融合。软件服务商与硬件商结合较为少见,SUN的服务器是强项,甲骨文与之接合,将促进硬件业务、软件业务和服务业务的结合。但也对甲骨文的消化能力提出挑战。究竟软硬件及服务结合,会加强新公司在服务器领域的地位;仰或在服务器硬件上的投入减少会削弱新公司在服务器领域的地位,还有待观察。 姜奇平建议甲骨文和Sun下一步的发展,应该着眼于下一代网络方面,毕竟Sun拥有很强的研发实力,而甲骨文在中小企业市场优势也很明显。 “感觉不像深谋远虑的选择”,姜奇平认为甲骨文与Sun的结合主要目的在于自保,同时他认为这种结合不会对其他对手构成威胁,“他们最强的时期也没看到对一线厂商构成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