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悲剧 创立Sun的麦克利尼曾经与微软的盖茨、苹果的乔布斯并称为“硅谷三斗士”。如今,微软依然雄风不减,苹果在不断焕发新风采,只有Sun在“日薄西山”。“Sun最终被并购的宿命,是技术的悲哀,是'技术创新’输于'商业创新’的悲剧。” “通过收购Sun,IBM可以触及到大量使用Sun服务器和软件的客户,并促使他们从IBM购买其他产品。”美国晨星公司分析师Rick Hanna表示,虽然遭遇金融危机,但是Sun的客户群忠诚度很高。 市场研究公司IDC估计,全球正在运行的Sun服务器超过160万台。截至去年底,Sun在全球服务器市场占据10.1%的份额,IBM拥有32%,惠普则是30%。另外,Sun的许多客户来自金融、电信和政府部门,IBM希望在这些领域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这宗并购交易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IBM可以更高效地销售Sun的技术。”顾文军认为,尽管Sun以创新而闻名,但利用创新技术创收却是其一直以来的软肋,而IBM在将技术融入对企业有吸引力的服务方面则是行家里手。 “IBM看中了Sun的开源技术,希望以此来对抗微软,并加强IBM在软件和服务上的实力。”Rick Hanna指出,Sun通过免费的开源软件业务来弥补其硬件业务亏空的尝试一直未能实现,但开源确是大势所趋。Java是Sun最为优秀的资产,但这一平台从未实现盈利,或许IBM有能力帮助Java盈利。 顾文军指出,这宗交易换个角度可看作是IBM的一场防御战。3年来,Sun营收增长乏力,IBM将Sun看作是对抗微软的盟友。Sun拥有 Java,是开放源代码计算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并支持开放计算标准——所有这些都是对抗微软Windows和Office垄断优势的重要武器。当Sun 衰落后,微软会更强大,这对IBM很不利。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尽管Sun有着优质的资产,但IBM接手并不明智。其一,IBM并不需要通过买Sun来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根据IDC数据,2008年全年,IBM和Sun分列服务器市场第一和第四位,份额分别为31.9%和10.13%,惠普和戴尔分列第二和第三。市场竞争的常例,经常是老二并购老三或老四,以超越对抗老大。而IBM已经是服务器的老大了,它不需要通过并购Sun来对抗其他对手,并且这必然会引发反垄断的调查。其二,IBM和Sun在UNIX、软件、存储等多项业务上高度重叠,通常互补性是并购的核心出发点。第三,收购Sun并不符合IBM的发展战略,IBM坚定不移地向服务转型,硬件早已被IBM打入“冷宫”,近年IBM不断出售硬件业务,比如PC、存储器和打印机等,降低对硬件的依赖,尽管Sun拥有 Java,但毕竟还是一家硬件公司,并购过来会拖累IBM奔向服务的后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