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OpenSolaris 2008.11 我对OpenSolaris 2008.11进行了安装评测,测试计算机为联想Thinkpad T60,安装了3GB内存和一个ATI X1300显卡。OpenSolaris 2008.11的新功能之一是支持休眠模式,但是该功能只支持部分笔记本硬件,我的测试机器不在其支持之列。另外,在使用Nvidia显卡的系统上,OpenSolaris 2008.11还支持3D加速和Compiz图形特效,但是我的计算机使用的是ATI显卡,因此也无法对该功能进行测试。 OpenSolaris系统可以毫无问题的支持我的有线以太网卡——Intel 82573L,而且我的无线网卡Intel 3945ABG也可以正常使用。不过,在与我的家用无线AP配合使用时,我碰到了一些无线问题,会不时的出现连接丢失的情况,系统要求我重启系统的NWAM(网络自动管理模块)以重新连接。而在安装Linux和Windows的相同硬件和AP中,我没有碰到过这些问题,貌似OpenSolaris的无线网卡驱动有问题。 正如此前我所提到的一样,OpenSolaris与多数Linux桌面系统具有相同的应用软件,不过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它没有我最喜爱的Linux应用之一——Tomboy笔记工具,另外还没有任何基于Mono的其它应用软件。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因为Linux中存在大量基于Mono的创新桌面应用。 我发现在OpenSolaris 2008.11中默认安装了Firefox 3,但其性能实在不敢恭维,举例来说,我使用它来登录微博客Twitter,速度慢的令人难以接受。随后我安装了Firefox 3.1测试版,其性能还可以接受。另外,我还测试了Mozilla Prism软件工具,该工具可以让用户从其浏览器中分离出Web应用软件,使Web应用软件像传统桌面软件那样运行,出于性能和安全的考虑,我对我的GMail服务使用了该工具,测试效果不错,可以满足我的需要。 我最初使用的性能较低的Firefox版本来自于OpenSolaris的包管理系统IPS库,它有点类似Ubuntu或Fedora的软件仓库。我可以配置我的系统使用多个软件库,诸如稳定版软件和开发版软件分别存放。 我可以通过命令行或图形客户端工具来访问预封装的软件,但是我无法在一个界面中浏览我所配置的多个软件库中有哪些软件,而在Ubuntu和Fedora我可以做到这一点。当我搜索某个软件包时,我不得不逐个访问每一个我创建的软件库,以查看我要找的软件是否在其中。 虽然我更愿意使用系统IPS库中提供的软件,但是通过它无法使用更快速的Firefox 3.1版,我必须从Mozilla的FTP站点上下载它。 而且,该软件包不是以IPS格式提供的,而是Sun公司更老的SRV4格式,OpenSolaris目前依然支持该格式。而从OpenSolaris的IPS系统中,无法看到SRV4格式的软件包。 我预计这种包格式各自为政的局面将来会得以改进,在过去一年中,Solaris软件管理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进,但是还需要克服一个更艰难的挑战,以运行那些没有移植到Solaris平台上的应用软件。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一样,通过使用标记容器(branded containers)功能,可以在Solaris内核下运行Linux软件,但是该功能无法轻松的进行图形化应用程序的配置,包括:创建现有Linux系统的一个tarball包;配置一个标记容器,对网卡设置一个静态IP地址;配置你的Linux容器和你的托管系统,以允许其通过ssh转发X窗口。 我希望OpenSolaris项目能够完善在一个标记容器中安装和使用Linux应用的过程,使其更简洁、更易懂。今年4月Sun公司将发布OpenSolaris 2009.4。该版本将侧重一些最新的项目,如用于网络虚拟化和资源控制、虚拟控制台的Crossbow,并且将引入对OpenSolaris的SPARC支持,同时会不断改进熟悉项目(如网络自动管理、包管理、自动安装)以及网络包资料库上的众多新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