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红旗2000董事长于品海:开源,发展之道

2008-11-12 16:16|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2485| 评论: 0

  我一直相信信息科技是一个民族不能忽视的产业发展基础,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信息科技作为其它产业更新换代的基础产业,是经济得以进入“科学发展”阶段的根本保证,同时,它也是建立知识型的经济体和文明的社会的关键要素。美国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深信,八九十年代美国因生产力的高速提升和产业良性改造而呈现的经济繁荣,最大的功臣就是信息科技,特别是软件科技。而经济腾飞给予产业的回报就是一大批软件企业占据财富五百强的前茅。如果我们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或者对此有所误解,将必然带来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从2006年国家的中长期科技发展报告和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领导人已经开始关注并确立了信息科技和科学发展的互助关系,但其进程尚未达到产业的期望,这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推动力度。

  直至今日,中国的IT 产业还禁锢在制造环节中,而对基础研发和软件从传统模式到服务模式转换的思考和关怀依然不足。这一点从行业中缺少足够的软件服务企业和以开源技术为基础的企业就可见一斑。几个月前,当兄弟企业“中企开源”荣膺北京市SaaS服务平台专项建设主席单位的时候,我们非常高兴,这表明过去十年来我们对软件服务的坚持与投入最终得到了行业的认同,同时也印证了IDC 评选我们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市场第一位的荣誉实至名归。但在软件外包的五强中却只有我们一家是国内企业,除此之外,在开源社区中中国企业也是一麟半爪,时常让我们感觉形单影只。近日,共创Linux加入到公司的软件团队当中,但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社区Linux领域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是我们未来面临的巨大考验之一。

  借开源大会的契机,我希望能与相关的政府部门分享一些体会。通过红旗2000 数年来在开源社区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认识到国内软件产业与国际的差距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差距,其中包括容易让人忽视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文化。我记得红旗2000的同事开始和开源社区沟通的时候,就出现了意识和文化上的障碍。经过长期的努力,包括邀请社区中的德国朋友来京工作,透过更直接与紧密的交互与融合,才顺利过渡。这种结合不仅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社区,最主要的是它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管理文化,让我们能够摆脱种种差异,让技术不再因地域而受阻。

  中国的软件产业要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就不应该继续充当以制造为主导和认知的IT产业的成员,它应该从意识形态和政府政策上开始独立,逐步转变成为知识产业的先导和基础环节。这就要求重新确立软件将以服务的商务模式建立一种市场和产业的新身份,也就是从以技术为基础的产业性质,开始转换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生态,从建立在产品授权基础上的商务模式,转换成为以应用服务为前提的全新模式。

  其实,中国的软件产业,不只在国际开源社区中,就算是传统的软件产业链中也只是一名后起之秀。虽然我们国家很早就在科技领域看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这样的战略目标,但是对开源领域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更为积极主动,身体力行,认识到开源事业对我们的战略意义,迈出更大的步伐。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常常背道而驰。以教育领域为例,国家早已认可了国产开源产品,更建立了自己的标准文档格式UOF,但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仍然将以Doc作为唯一文档格式的微软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作为课堂的计算机教材。试问,当学生们离开学校之后,以何种方式花费多长时间才能减低对微软产品的依赖。这显然是微软教育策略的成功之处,长期以来对盗版的纵容,使他们能够在索取回报时,让我们顷刻之间成为待宰的羔羊,毫无回旋余地。我们相信国家推动自主创新的信心与力度,相信这种执行层面的不协调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政策的完善与认识的提高,国产开源软件一定能够走出国际产品垄断的阴霾,迎来自己的天地。

  那么,如何从开源社区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积极参与开源社区的工作,像红旗2000一样,人力物力全面支持。记得很多年前,有一个美国朋友和我参观广东的工厂,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的工作情况及居住环境非常一般,当他了解到工人的工资之后,非常愤概的说这是一种剥削,但同时也半带幽默的说“这是美帝国主义干的好事!”。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回顾过去,我们却不能够否认这段历史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回到今天的话题上,就是希望我们至少要有一种好像推动改革开放初期的奉献精神,一种建立开放和融合的技术交流环境,以及放眼世界和未来的心态,这将有利于我们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加强自主创新的力度,更何况这是一种无论是战略上还是商业上都双赢的事业。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