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Google推出WebKit内核的Chrome浏览器,一些技术狂热分子开始盘算Mozilla的Gecko内核是否即将走到尽头。然而尽管WebKit日渐流行,那些熟悉WebKit与Gecko的差异,并对Gecko大加赞赏的人还是认为,Mozilla在未来版本的Firefox中使用WebKit内核的可能性尚无从谈起。 Webkit的优势 Webkit是一个开源的HTML渲染引擎,由苹果公司基于KDE的KHTML项目开发而成。我们从Chrome的评测中已经看Webkit是一个非常轻量的渲染引擎,因其紧凑干净的代码基础,出色的标准支持,以及很小的内存占用而备受赞誉。这些品质使得Webkit成为众多浏览器的热选内核。 Webkit主要用于苹果的Safari浏览器与iPhone,但一些重要的厂商如Adobe,Nokia,Trolltech也使用这个核心。Webkit的用户中还包括一些不太知名的浏览器,包括iCab,Omniweb,Shiira,以及Epiphany。在一些二线操作系统,如Haiku,Syllable,甚至Amiga,Webkit也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使用Webkit开发富Internte应用(richInternetapplications)。Google在对众多内核进行评估之后,为Android移动浏览器,以及Chrome桌面浏览器选择了WebKit。 开发者对Webkit公认的评价是: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渲染引擎,可以用于众多场合,它的吸引力让很多开发者开始怀疑Mozilla的Gecko内核是否还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