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04年Mozilla基金会推出Firefox浏览器时,微软IE占有95%的市场份额.而现在,Firefox浏览器的市场份额达到了 18%,苹果Safari占6%. 期间,华尔街开始要求Mozilla基金会上市,而Mozilla基金会CEO John Lilly则向人们讲述开源项目如何走向成功.今年6月,在Firefox 3正式推出之前,这名CEO接受了《连线》记者的采访,在这次于上月进行的采访中,里利谈到了谈到了Firefox市场战略、与Google及苹果之间的关系等事宜。他还表示, Firefox浏览器的最大特色之就是:让用户来定制自己所喜欢的浏览器。 Mozilla于2004年发布了首款Firefox浏览器,当时微软IE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高达95%。时至今日,Firefox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已达18%,苹果Safari浏览器份额也达6%。眼见 Firefox浏览器取得了巨大市场成功,不少华尔街分析师建议Mozilla成为上市公司。但里利表示,Mozilla本质上是一家类似大学研究机构的非盈利组织,因此今后不会把Mozilla上市。 以下就是里利接受《连线》杂志采访的精彩摘要: 问:你们已经发布了Firefox 3.0正式版,与以前版本相比,Firefox 3.0主要增加了哪些新功能? 答:与Firefox 2.0相比,Firefox改进了1.5万多个技术细节,其安全性和易用性都大幅提高。最为重要的是,与老版本相比,Firefox 3.0的运行速度更快。我们已经能够在Firefox 3.0运行包括办公套件大内的多种应用软件。三年前我们开发Firefox 2.0时,用户一般只能在桌面上运行这类应用软件。Firefox 3.0提高了JavaScript引擎功能,同时解决了Firefox 2.0内存占用过多问题。 问:为何Firefox一经发布,就马上引起了外界极大关注?你们使用了何种方式使大量原IE用户转用Firefox? 答:Firefox于2004年发布时,微软IE浏览器根本就没有什么创新而言。网民在试用了Firefox浏览器后,发现它的速度很快,同时觉得Firefox的标签(tab)浏览功能非常人性化。这部分原IE用户在试用后,就决定转用Firefox。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网民已逐渐了解到Mozilla的开发宗旨:使网民参与更为开放的互联网。全球网民对该理念大加赞赏。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在Firefox 3.0发布时,我们同时提供了45种语言的版本,其目的就是让全球不同语种的用户能感受到,Firefox所有语种版本都是“货真价实”的Mozilla 产品。而微软IE 7最初只发布一个英文版,其他语种用户在使用非英文版IE 7时,或多或少就会感到自己并不是在使用“正宗”IE产品。 问:你刚才说的这种情况还真不错,但这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苹果此前已针对Windows用户发布了其Safari浏览器,你是否担心Safari将因此抢占Firefox的市场份额? 答:我曾在苹果工作过,而且我自己也购买了一部苹果iPhone智能手机。(虽然苹果产品的性能不错),但软件开发的方式多种多样。与仅依赖少数几个人智慧所不同的是,我们鼓励全球范围的网民都能参与Firefox开发。Firefox的开发模式其实与维基百科用户参与编撰词条方式颇为相似。这也是Firefox开发的基本原则之一。 问:Mozilla给用户提供了定制浏览器的充足空间,你们是有意这样做,还是出于资金不足的原因? 答:我们是有意这样做。苹果Safari没有给用户提供足够的定制化空间,这样当然也不错。但在用户定制化方面,Firefox完全可以用“了不起”这个词来形容。Firefox定制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观定制,二是功能定制,其原则就是把 Firefox功能和外观的定制权完全交给用户。 问:目前在Mozilla所有收入中,85%是来自与Google合作。如果Google今后决定自己开发一款浏览器,那你们怎么办? 答:现在去推测Google是否会推出自家浏览器,这其实完全是没事找事。这么说吧,最初是 Google主动与我们接触,其原因也简单:Google觉得Firefox功能不错。我想只要Mozilla能够继续改善Firefox的各项功能,我们与Google的合作关系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问:一方面Mozilla是一家非盈利机构,另一方面它又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创业公司。你们如何使这两个目标并行不悖? 答:Mozilla的运作方式与大学非常相似。我们一方面设定了自己的使命:使互联网更为开放;另一方面又通过盈利来维持运营。与Mozilla相比,所有其他浏览器开发商都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 问:目前人们访问互联网的方式已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如亚马逊开发出的Kindle电子读书器等设备,它们并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浏览器。那么今后浏览器的重要地位是否会日益下降? 答:那种认为浏览器地位将下降的说法其实毫无道理。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人预计,PC机到现在应该已经消亡。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虽然今后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数量肯定会大幅增加,但我自己更愿意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原因是手机上网的舒适程度根本无法与PC机相比。 问:但PC机上网有其便携性不强的弱点。 答:在互联网浏览器领域,仍有大量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以云计算为例,如果用户处于离线状态,他将如何访问自己所存储的数据?如果不使用专利性播放技术,我们又如何播放网络视频?手机互联网产业同样也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手机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产业区别很大。 问:Mozilla今后是否会单独针对苹果iPhone开发一款手机浏览器? 答:不会。并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苹果目前的各种措施,使我们很难为iPhone开发手机版 Firefox浏览器。苹果不想看到我们打乱他们为iPhone设定的用户体验。苹果经常以技术因素来作为(不允许Mozilla参与iPhone浏览器开发的)借口,而我们目前正专注于开发更重要的产品。不可否认,iPhone影响力确实很大,但实际用户量并不多。此前Mozilla已加入开源手机平台开发商LiMo基金会。摩托罗拉的Razr V2手机就采用了LiMo操作系统智能手机。预计明年期间将有更多LiMo手机上市,而LiMo手机平台中就包含了Mozilla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