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病毒式营销"一词来自于我对海内、校内等SNS网站使用与深思所得出来的,记得今年七月初我邮件里接到sanool的一份加入海内的邀请邮件,于是我便注册后进行使用海内网。
“买卖好友”这词出现在我眼前,因海内网是实行实名制,要求用户提供准确、真实、合法有效的个人资料。因此,在此类网站上,可以查阅到好友的姓名、年龄、性别、毕业学校和工作单位等信息。只要开通了“好友买卖”游戏,用户就能参与到买卖当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身价”和“现金”,且可对其进行打折处理;在校内网中出现的则是,当好友成为你的“宠物”以后,你可以“折腾他”,比如说“饿他一天不给饭吃”、“痛扁他一顿”,让他“到黑煤窑挖煤”打工,还可以赚“虚拟现金”;心情好的时候,也可以“安抚他”,和他“共进晚餐”、“看芙蓉姐姐演唱会”……你不想要他了,便“抛弃他”或者“打折处理”大甩卖吧。但是别忘了你可以把好友买来当“宠物”,你自己也可能被买做“宠物”。
505 - 8,447 - 23,702 - 78,902随着大家的对你的购买身份也越来越高,同时你也需要去购买更多的好友来作为自己的奴隶,于是大量的邀请好友来增加自己的“虚拟现金”,前两天我看到里面的一个好友现金拥有1000多万,奴隶100多个,这时自己的成就感就随之而起,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展示。
而后海内网又开通了停车大站,这时用户的竞争与虚荣心越发被挑起,通过停车赚得“现金”后,当从一辆车到十辆车,从二手QQ到奔驰S600所得到的满足快感是现实生活所无法比拟。
每天机械式地上班,工作内容的枯燥,让人感到很无聊,僵硬的把工作当任务完成后,还要时不时的被领导训话,这样的日子实不好过。基于这样情况下的发泄那就只能借助于网上,通过买卖好友、宠物来发泄自己的情绪,通过停车在战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虚荣心,这一切都能在海内校内网上所能变成现实,还有比这更好的方式吗?
心理上的空虚、生活上的无奈、虚荣心的作怪、工作上的压抑、攀比与欲望的驱动等这一切的心理因素,都成了SNS运营成功的助推因素。